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
新建小区配建室内室外健身场地……
为了推进全民健身事业
满足全川“运动达人”的各项需求
四川出大招了!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未来五年内,四川将着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
到2020年,全省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40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700万,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800亿元。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已指出
要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为了鼓励大家出门运动
四川将会给老百姓
发放这些“健身福利”:
去哪儿锻炼?
人人拥有健身场地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许多人突然发现,身边可用来健身的场地、器材是那么地紧缺。
于是,街边、楼角、路旁都成了人们健身的场所,树木、电杆、桥栏都成了人们健身的器械。这种状况随着《计划》的实施,都将成为过去。
建成15分钟健身圈
《计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1平方米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
不仅如此,全省县级以上城区将普遍建成15分钟健身圈,80%的县将有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
小区有了健身场地面积标准
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将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而最受农村百姓欢迎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则将覆盖全部行政村。
多地将建“奥体中心”
此外,还将力争在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在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和周边城市修建奥林匹克中心和单项赛事中心。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还将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制度,把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名称、具体时间及相关要求等向社会公布。
咋个锻炼?
健身指导员助你告别“瞎练”
成都的郑大爷不畏严寒,坚持在新华公园“裸练”,让他在网上火了一把
“
有人说,一天走1万步是正常的健身标准,也有人说是6000步;有人说,跑步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也有人说是骑行运动。
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今后,你可能不再会为这个发愁了。
17万人将成“健身指导员”
《计划》提出,在未来5年期间,四川将有17万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成为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这些指导人员将指导群众进行科学的健身活动。
“大数据”帮你科学锻炼
此外,四川还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设和完善一批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开具“运动处方”,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立新型、现代化的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提供健身咨询服务,综合评价运动健身效果,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群众提供菜单式健身服务。
锻炼啥子?
未来这些运动项目最“潮”
“
全民健身一直是四川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如何更好地将全民健身落地,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是关键。
《计划》提出,要定期举办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广场舞”或继续引领“潮流”
《计划》提出,继续办好群众喜爱的广场体育、假日体育等具有四川特色的传统全民健身活动。
草根球类比赛将“遍地开花”
进一步完善业余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全民健身赛事体系。
足球、冰雪运动将获扶持
《计划》还提出要将建设足球场地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举办多层级足球赛事,扩大足球人口规模。
推广普及群众冬季运动,支持鼓励川西、川北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冰雪运动领域,推进冰雪运动发展。
学生运动量咋保障?
校内锻炼时间要满1小时
“
大多数人的“运动生涯”是从学校里的体育课开始的。青少年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
学生运动场地需保证
《计划》提出,要大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
体育课“地位”再次提高
《计划》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落实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制度;
学生体质将和绩效挂钩
《计划》还指出,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一图读懂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计划》全文
来源:综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四川在线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